蘇聯是最平均的一個陣營,不管在前期還是後期都有穩定的實力,不容易被敵方找到空隙。
而他的單位也在裝甲/火砲/速度上有著相當好的平衡,使得玩
家有許多能選擇的戰術。
使用他的重點就在於正確找出對方弱點,穩定的打擊敵人。
一般步兵:
步槍兵(Riflemen)
裝備:Mosin-Nagant步槍*6(每人1,裝彈量5)、步槍彈藥*322、醫藥包*18(每人2~4)、沙包*6(每人1)、手榴彈AP*6 AT*1、莫托洛夫雞尾酒*2、布帽*6(每人1)
步槍兵是平均單兵單價 第二便宜的士兵(僅次於戰車組員),手中所拿的步槍雖然射速慢卻有著相當長的射程,讓他們比較適合在空曠地形進行防守。
他們每個人都有帶一個沙包,因此適合建造臨時的陣地。最好讓步槍兵守住一個有清楚射界的正面,讓他們發揮長射程的優勢;然後地形複雜的側面就交給衝鋒槍兵或其他單位防守。
要注意的是,他們整隊只有一枚反坦克手榴彈,因此面對戰車的攻勢非常脆弱。但是別忘記他們手上有兩瓶莫托洛夫雞尾酒,有時這玩意的效果會比手榴彈還好。
衝鋒槍兵(SMG infantry)
造價:8點 人數:六人 冷卻時間:45s
裝備:PPSh衝鋒槍*6(每人1,裝彈量71)、衝鋒槍彈藥*1627、醫藥包*18、手榴彈AP*11 AT*6 煙霧彈*6、鋼盔*6(每人1)
衝鋒槍兵的近戰能力要比步槍兵強得多,加上大量不同種類的手榴彈讓他們不管是市街戰或是叢林戰都非常適合。
和步槍兵相較之下是更加攻擊取向的單位,可以善用煙霧彈對敵方陣地突擊,而且面對戰車也有一定的自衛能力。
蘇聯的衝鋒槍兵拿的PPSh使用彈鼓,因此裝彈量特別的大,可以提供相當長時間的火力。
機槍兵(Machine gunner)
造價:4點 人數:一人 冷卻時間:45s
裝備:DP-27機槍*1(裝彈量47)、機槍彈藥521、醫藥包*1、沙包*1、鋼盔*1
機槍兵是提供長程火力支援的單位。在近距離時也能提供持續的火力。
雖然這麼說,但是蘇聯的衝鋒槍兵因為使用彈鼓所以在近距離時可以提供比機槍兵還有效的火力支援,因此讓蘇聯的機槍兵只剩下長程
壓制的功能。
也因此蘇聯的使用者很少單獨造機槍兵,通常是使用造陸戰隊或突擊隊所附送的機槍兵。將他們放在有良好射界的地方可以有效的控制一塊區域。
反戰車步槍兵(ATR crew)
造價:6點 人數:一人 冷卻時間:無
裝備:14.5PTRS反戰車步槍*1(裝彈量5)、反戰車步槍彈藥*30、手榴彈AP*1 AT*2、鋼盔*1
配備反戰車步槍的士兵,對於裝甲車與輕戰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有些德國的使用者非常擅長用SdKfz223作騷擾,使用ATR就能一發解決掉這些煩人的小車子。
對
於中/重戰車就比較無力,但是他依然可以輕易的打斷他們的履帶給予其他反戰車單位像是我方戰車額外的戰術優勢。
另外,他也有一定的對人能力,雖然命中率較低,但是只要被打中幾乎就是一發斃命的保證。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一口氣貫穿一整排的步兵。
火箭筒兵(Rocket-launcher infantry)
裝備:Bazooka M1A1*1(裝彈量1)、Bazooka用火箭彈*6、手榴彈AT*1、布帽*1
Bazooka的穿甲力比起德國的鐵拳和 Panzerschreck要弱的多,對上重戰車時有可能連側面都無法擊穿。
火焰發射器兵(Flamethrower infantry)
裝備:火焰發射器*1、燃料桶(40單位)、布帽*1
皇家陸戰隊(Royal Marines)
裝備:SVT-40半自動步槍*5(裝彈量10)、DP-27機槍*1(裝彈量47)、步槍彈藥389發、機槍彈藥526發、醫藥包*17、沙包*6、炸藥*1、手榴彈AP*15 AT*9 煙霧彈*14、小刀*6、鋼盔*6
突擊兵(Assault infantry)
裝備:PPS43衝鋒槍*4(裝彈量35)、DP-27機槍*1(裝彈量47)、火焰發射器*1、衝鋒槍彈藥1164發、重機槍彈藥520發、燃料桶(40單位)、護甲*6、醫藥包*28、沙包*1、炸藥*4、手榴彈AP*18 AT*9 煙霧彈*10、莫托洛夫雞尾酒*4、鋼盔*6
幾乎能說是移動火藥庫的部隊,除了有四名精銳衝鋒槍兵外,還外加一名機槍手和火焰兵。而且全部人都有穿防彈護甲,更增加了他們在戰鬥中的生存率。
在有適當的支援(炮灰?)的情況下可以輕易的衝破敵方的防線,是面對各種狀況都能應付的萬能單位。
特殊步兵:
對人地雷戰鬥工兵(Combat engineers (AP mines) )
裝備:PPSh衝鋒槍*4(裝彈量71)、衝鋒槍彈藥684發、對人地雷60枚、鋼盔*4
對車地雷戰鬥工兵(Combat engineers (AT mines) )
造價:8點 人數:4人 冷卻時間:30s
裝備:PPSh衝鋒槍*4(裝彈量71)、衝鋒槍彈藥684發、對車地雷28枚、鋼盔*4
除雷兵(Sappers)
裝備:PPSh衝鋒槍*2(裝彈量71)、衝鋒槍彈藥342發、地雷探測器*2、鋼盔*2
偵察兵(Scout)
裝備:Nagant (Nagant M1895)左輪手槍*1(含滅音器,裝彈量7)、衝鋒槍彈藥107發、醫藥包*5、手榴彈和煙霧彈*2、莫托洛夫雞尾酒*2、小刀*3、炸藥*1、鋼盔*1
偵察兵也是難以運用的單位,雖然他的滅音手槍和飛刀可以在不容易被發現的情況下暗殺掉人,但是射程相當短。
最主要的用途
還是靠他"位在草叢中時隱形"的特點躲在敵戰線後方,然後乘隙用炸藥破壞敵方戰車或是暗殺掉對方野戰砲的跑手。
狙擊手(Sniper)
造價:16點 人數:1人 冷卻時間:2:00
裝備:Mosin狙擊槍*1(裝彈量5)、步槍彈藥55發、醫藥包*4、偽裝草*3、小刀*1、布帽*1
狙擊手在上代相當好用,但是這代被削弱不少。
首先是16點的造價不可謂不少,而前代超寬廣的視野,這代變得較為侷限在攻擊區域,而且無法像軍官一樣自動的長期觀察一個區域。
但是能躲藏在草叢中以及超高的準確度、殺傷力依然健在,位置對的話其實還是能解決不少人的。也能夠和偵察兵一樣搞敵後破壞,只是沒有炸藥就是了。
戰車組員(Tank crew)
造價:1點 人數:2人 冷卻時間:30s
裝備:Nagant 左輪手槍*2(裝彈量7)、衝鋒槍彈藥74發、戰車頭盔*2
裝備的武器差,戰鬥力也差,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
不過要是野戰砲的組員被殺了要補人或是需要砲灰去偵查就能派上用場。
軍官(Officer)
造價:16點 人數:1人
冷卻時間:2:00
裝備:Nagant 左輪手槍*1(裝彈量7)、衝鋒槍彈藥37發、望遠鏡*1、小刀、軍官帽*1
幾乎沒有戰鬥力的單位,但是卻有著專用武器"望遠鏡"(其他人就算拿望遠鏡也沒有用)。
使用望遠鏡後,便能夠看到望遠鏡"攻擊"的地點,因此可以將軍官放在後方視線良好的地方使用"攻擊地區"的指令讓他持續觀察敵陣線的動態。
戰鬥支援車輛:
M-72機車
造價:6點 速度:45 組員:2
冷卻時間:1:00
裝備:DS-39重機槍(裝彈數250)、機槍彈藥850發。
便宜的高速偵查單位,有著一定的對步兵掃蕩能力。
但是他的機槍只能往前方一個扇形開火,加上乘員全都外露,因此非常的脆弱。即使一般步兵也能輕鬆的解決掉他。
GAZ-67B越野車
造價:8點 速度:45 組員:3
冷卻時間:1:00
裝備:DS-39重機槍(裝彈數250)、機槍彈藥1600發、修理箱*1、油箱*1
和M-72相比,他的機槍能夠360度掃射,因此實用度比M-72大多了,可以利用機動力在敵陣周圍繞圈掃蕩對方的大量步兵。
另外,他和M-72裝備的DS-39機槍是非常暴力的武器,要是車輛被毀的話不妨讓步兵拆下來使用(別忘了連子彈都拿走),比機槍兵拿的DP-27要強太多了。
M3A1半履帶車
造價:8點 速度:35 組員:2(10)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8 8 8 8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3/67 90 90 7
裝備:30cal
M1919機槍(裝彈量200)、機槍彈藥3000發、手榴彈:AP*24 AT*12 煙霧彈*12、醫藥包*12、修理箱*2、油箱*1、炸藥*1
M3A1的速度比GAZ-67B稍慢,但是他能夠快速載運8名士兵到前線,並提供這些士兵一定的火力支援。
加上就算是是車輛被火砲擊毀,載運的乘客也有高機率能夠活下來(地雷就不保證了),因此可以載著一批人直接往敵陣突擊。不過最好還是在衝到敵方火力中央前把乘客放下來比較好(不需要停車也能卸人)。
另外車上有大量手榴彈與醫藥包,有空時別忘記拿。要是車輛被摧毀,30cal M1919給步兵拿也能讓一般的戰車組員立刻變成強大的火力來源。
Zis-5卡車(步兵裝備)
裝備:機槍彈藥1000發、手榴彈:AP*24 AT*12 煙霧彈*12、醫藥包*12、修理箱*1、油箱*1、炸藥*1
裝載著步兵用裝備的卡車。
Zis-5卡車(工事)
裝備:沙包*24、鐵絲網*24、反戰車樁*14、對人地雷*30、對車地雷*20、修理箱*1、炸藥*5、油桶*2(每桶含200單位燃油)
Zis-5卡車(彈藥)
裝備:152mmAP*10 HE*20、122mmAP*20 HE*20、100mmAP*25 HE*25、85mmAP*30 HE*30、57mmAP*60 HE*60、45mmAP*75 HE*75、76mmAP*50 HE*50、37mm防空穿甲彈*400、機槍彈藥*6000發(小口徑4000,大口徑2000)、手榴彈:AP*36 AT*18 煙霧彈*18、迫擊砲彈藥100發、ATR彈藥40發、M-13火箭彈32發、修理箱*1、油桶*2(每桶含200單位燃油)
火砲:
重機槍(Heavy MGun)
主砲 DS-39重機槍(裝彈數250)
裝備:機槍彈藥1950發、沙包*1、 偽裝草*3
PKP重機槍(PKP Heavy MG)
造價:10點 組員:2 冷卻時間:無
主砲 14.5mm重機槍(裝彈量:40發)
距離 10 30
70 100
穿透力(mm) 35 30 16 12
填彈時間(s) 3.5
裝備:大口徑機槍彈藥900發、修理箱*1、偽裝草*3
在初期大家都常用輕車輛騷擾時,這種大口徑機槍就很好用了。
也許有效穿透射程比小口徑火砲要短,但是在近距離時高速連射的效果可是相當好的。
對步兵的殺傷力也很強,只是要
注意他的裝彈量較少,因此換彈的次數會比DS-39重機槍頻繁。
BM-37迫擊砲
主砲 迫擊砲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15 15 15 15
填彈時間(s) 3
裝備:迫擊砲彈藥*61、沙包*1、修理箱*1、偽裝 草*3
不管是進攻敵方陣地時削 弱敵人或是放在己方陣地後方給予守軍火力支援都相當好用。
另外,他的沙包使用後會蓋成環型的沙包塔把迫擊砲包圍在中間,防彈效果很好,可以多加利用。
M-37反戰車砲
造價:7點 組員:2人 冷卻時間:無
主
砲 45mm 20K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51 44 32 15
填彈時間(s) 3
裝備:45mmAP*26 HE*6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M-37是用來對付敵方裝甲車與輕戰車的野戰砲,但是也能夠用高爆彈提供步兵臨時的火力支援。
高射速是他的優點,相對的中戰車一出來他就沒甚麼用了。
ZIS-2反戰車砲
造價:12點 組員:2人 冷卻時間:無
主
砲 57mm ZIS-2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14 108 83 42
填彈時間(s) 4.5
裝備:57mmAP*51 HE*5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關於ZIS-
2和ZiS-3這兩門反戰車砲有件事是要特別注意的,那就是雖然ZIS-2的造價比較便宜,但同時它的穿透力也比較高。
中後期的蘇聯主力反戰車砲,對於中戰車綽綽有餘,但是面對重戰車時就有些不利了。這時最好將兩三門反戰車砲分開一些擺設,讓其中一門吸引住敵戰車注意力時其他門能夠攻擊對方的側方。
另外,他比起戰車要容易隱藏,因此有餘力的話,建議將他的開火模式調成"停火"然後等待敵戰車前進到有效射程內時再用手動操縱控制他開火。
目前是全陣營主力反戰車砲中最弱的。
ZiS-3反戰車砲
造價:14點 組員:2人 冷卻時間:無
主砲 76mm ZIS-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80 74 50 24
填彈時間(s) 4.5
裝備:76mmAP*51 HE*5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穿透力比ZIS-2低一截,但是使用的口徑較大因此對步兵的效果也較好。主要用於提供步兵火力支援。
D1榴彈砲
造價:40點 組員:2人 冷卻時間:無
主砲 152mm D-1
距離 10 30 70
25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20
裝備:152mmHE*2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附一台T20裝甲牽引車
組員:2(8) 速度:25 裝甲:7-10
裝
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56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造價頗貴,而且射速為3發/分,乍看之下也
許會讓人不想造它。
但是射程超遠,而且火力相當強,無頂蓋的車輛被直擊的話可能會被摧毀,戰車的履帶則有被炸斷的危險,更別提他那對步兵極為致命
的大範圍暴風了。在雙方猛烈交火時,對著敵方的陣線轟個兩、三發就可能讓情勢改觀,正所謂"砲兵是戰爭之神"!
另外附送的裝甲牽引車可別以為只能拿來拖砲,它在小口徑武器下的存活性可是相當好(因為乘員不外露),看是要當免費的偵查單位突擊敵方陣地還是用來護衛沒有自衛能力的榴彈砲都是很好的選
擇。
卡荻夏火箭發射車(Katyusha)
造價:70點 組員:2人 速度:30
冷卻時間:無
主武器 M-13火箭(裝彈量16發)
距離 10
30 70 17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180
裝備:M-13火箭彈48發、修理箱*1、油箱*1
和過去一口氣射出16發,射完就沒了相比,這次的卡荻夏是一次射出8發,發射兩次後重新填彈。加上發射時不能轉動發射架(以前可以在發射時轉動發射架掃射一整個面),也許會讓人有弱化的感覺。
但是這也意味著如果能好好保護它,它將能帶給敵人比前代更大的破壞。而且在大多數人不會將大部隊集中放置的現在,將火箭分兩次發射也意味者能短時間內清掉兩處據點。
要注意的是它對"任何的"攻擊都極端脆弱,因此填彈時務必將它撤退到安全的地點。
輕型裝甲車輛:
BA-64裝甲車
造價:9點 組員:2人 速度:40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9 9 9 9
砲塔 9 9 9 9
裝甲傾斜角
度
車身 38-60 30 55-60 0-6
機槍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2410發、修理箱*1、油箱*1
俄軍的快速偵查車輛,適合用來騷擾沒有反戰車武器的敵防線。便宜又快速,但是完全沒有反戰車能力。
T-26輕戰車
造價:10點 速度:31 組員:3(5)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5 15 15 15
砲塔 15 15 15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72/80 67/90 90/81 10
砲塔 球形 72 72 0-10
主砲 45mm
20K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51 44 32 15
填彈時間(s) 3
機槍
同軸 DT-29
後方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1910發、45mmAP*36 HE*3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蘇聯最早有反戰車能力的單位,面對其他使用大口徑機砲的早期單位它有著穿透力的優勢,但是裝甲一樣的薄。
在早期的輕戰車戰切記要和敵方車輛保持距離,發揮自己的優勢。
BA-11裝甲車
造價:12點 速度:38 組員:4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5 10 10 10
砲塔 15 10 10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54 56 60 0-17
砲塔 60 70 70 0
主砲 45mm
20K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51 44 32 15
填彈時間(s) 3
機槍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45mmAP*28
HE*50、機槍彈藥1500發、修理箱*1、油箱*1
比T-26貴兩點,換來的是更高的速度。初期時能夠利用高速在各處充當救火隊掃蕩敵人,中期則能利用高速繞到敵方中戰車的後方破壞對方裝甲薄弱的引擎。
T-34 Sapper掃雷車
造價:12點 速度:18 組員:1(5)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7 47 47 2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30 5090 45 0
機槍 DT-29
裝備:機槍彈藥156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2
用前方滾輪引爆地雷的掃雷車,在面對敵方雷區時,這是最快速的解決法。
但是面對敵方戰車沒有反擊能力,所以請好好的保護它。
BT-7a輕戰車
造價:16點 速度:40 組員:3(7)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3 13 13 13
砲塔 15 15 15 1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70 90 80 0
砲塔 78 78 75 0
主砲
76mm KT-26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5.5
機槍
同軸 DT-29
後方 DT-29
裝備:76mmHE*76、機槍彈藥240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同樣是高速戰車,BT-7a完全是為了支援步兵而存在的,
因此沒有裝備穿甲彈。對步兵而言,它是非常可怕的殺手。
T-60輕戰車
造價:14(13)點 速度:34 組員:2(4)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20 15
25 10
砲塔 15 15 15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20/62
90 14 0
砲塔 90 65
65 0
主砲 20mm TNSh (裝彈量:58發)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30 28 18 10
填彈時間(s) 5
機槍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945發、大口徑機槍彈808發、炸藥*1、修理箱*2、油
桶*1
裝備20mm機砲,不但對步兵有著強大的殺傷力,還能夠擊毀輕戰車或是掩體。
穿透力較低,因此必須利用速度快速接近敵人,
或是用埋伏的方式給敵方迎頭痛擊。
T-70輕戰車
造價:14點 速度:38 組員:2(4)
冷卻時間:2:00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5 15 25 15
砲塔 65 35 35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61 90 50 0-16
砲塔 55 65 60 0
主砲
45mm 20K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51 44 32 15
填彈時間(s) 3
機槍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945發、45mmAP*48
HE*45、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和BA-11相比,維持了速度卻有著更強防禦力的強力車種。
靠著速度和不錯的裝甲,
在初、中期都能有不錯的表現。
ZSU-37
造價:15點 速度:36 組員:4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0 15 15 7
砲塔 10 10 10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60 70/90 60 0
砲塔 64-40 90 90
主砲 37mm
61K (裝彈量:5發)
距離 10 30 70
110(100)
穿透力(mm)
55 50 32 22
填彈時間(s) 1.5
裝備:大口徑機
槍彈325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有著大口徑的五連發機砲,不但對步兵很有效,拆房子超快,而且對中戰車也有不錯的效果。
碰
上敵戰車時先試著繞到側、後方,要是對方已有防備,就瞄準敵戰車的主砲或是砲塔間隙癱瘓對方。
中型/重型 裝甲車輛:
T-34/76中戰車前期型
造價:17(18)點 速度:34 組員:4(8)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5 45
45 22
砲塔 52 52 52 2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30 50/90 45 0
砲塔 30-90 60 60 0
主砲 76mm F32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72 68 48 2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2500發、
76mmAP*38 HE*4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T-34/76前期型,和同期其他陣營的戰車相比有著一定的優勢,所以通常在第一場中戰車戰鬥中會佔到上風。
但是性能上的優勢不代表絕對會勝利,因此更要小心面對敵人。
T-34/76中戰車後期型
造價:21點 速度:34 組員:5(9)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7 47 47 22
砲塔 70 52 52 2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30 50/90 45 0
砲塔 60 70 70 0
主砲
76mm F34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82 77 56 26
填彈時間(s) 6
機槍
防空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
60)*1、機槍彈藥2500發、76mmAP*38 HE*4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比起前期型,裝甲和主砲都有所提升。而且T-34系列都有著輕戰車等級的高速度,與其與人正面衝突,也許利用速度進行機動戰是更好的選擇。
T-34/57中戰車
造價:29點 速度:35 組員:4(8)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5 45 45 22
砲塔 52 52 52 20
裝甲傾斜角
度
車身 30/30 50/90 45 0
砲塔 30-90 60 60 0
主砲
57mm ZIS-4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14 108 83 42
填彈時間(s) 5
機槍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2500發、57mmAP*46 HE*32、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有著極高穿透力的主砲,但是要注意的是裝甲卻和T-34/76前期型是一樣的。
輕裝甲換來的高速和強大的穿甲力讓它適合用來進攻,擊毀對方躲在後方放冷槍的戰車。
KV-1重戰車
造價:28(32)點 速度:22 組員:4(13)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0 75
75 40
砲塔 75 75 60 3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 90 40 0
砲塔 70 75 75 0
主砲
76mm F32
距離 10 30 70 170
穿透力(mm) 72 68 48 2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後方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
60)*1、機槍彈藥2150發、76mmAP*51 HE*64、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和T-34/57相反,KV-1則是有著與T-34/76前期型相同的主砲以及極厚重的裝甲。
厚達100mm的前方裝甲、75mm的側面及尾部裝甲,讓同期的戰車很難動它分毫;但是相對的由於主砲威力低,要是無法接近敵人也很難擊毀對方,也因此有經驗的人通常會優先攻擊KV-1的履帶,一旦它失去行動能力,那只要不靠近就沒啥好怕的。
因為這個特點,KV-1在進攻時通常只能擔任肉盾的角色,讓所有人集中攻擊它(而不用擔心它會被摧毀)使得其他戰車有機可乘,但是在防守戰這種敵人不得不主動靠近的情況下,KV-1更能充分發揮厚重裝甲帶來的優勢。
KV-2重戰車
造價:50點 速度:20 組員:4(13)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75 75 70 30
砲塔 75 75 75 3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25 90 40/90 0
砲塔 90 90 90 0
主砲 152mm ML20
距離 10 30 70
170
穿透力(mm) 110 108 97 32
填彈時間(s) 20
機槍
後方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2150發、152mm HE*37、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前方裝甲比KV-1薄一些,但整體而言也是很硬的一台戰車。50點的天價加上只能造一台的限制,讓遊戲中很少看到它的出現。
事實上,它的性能不比KV-85
等後期戰車高,而且KV-85還比它便宜...
真要說唯一的優勢就只有那門152mm主砲,讓它變成很堅固的榴彈砲。與其說是戰車,還不如當作重裝甲型的ISU-152。
T-34/85中戰車
造價:35點 速度:31 組員:5(9)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7 45 45 22
砲塔 90 75 75 2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30 50/90 45 0
砲塔 球形 70 80 0
主砲 88mm
ZIS-53
距離 10 30 70 140
穿透力(mm) 132 127 95 46
填彈時間(s) 6.5
機槍
防空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
60)*1、機槍彈藥2000發、85mmAP*31 HE*25、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T-34的究極型,更厚的裝甲、更好的主砲、卻沒有因此犧牲太多速度,讓它成為非常好的戰車殺手。
使用的訣竅是面對敵方戰車時快速的判斷對方的型號,如果是前期型的中戰車就向前迫使對方和你正面決戰,相對的碰上後期型或是重戰車時就要發揮速度優勢去突擊對方的側、後方。
KV-85重戰車
造價:38點 速度:25 組員:4(13)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75 60 75 40
砲塔 100 100 100 4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25 90 40/90 0
砲塔 球形 75 60 0-5
主砲 85mm
D-5T
距離 10 30 70 140
穿透力(mm) 132 127 95 46
填彈時間(s) 6.5
機槍
後方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
60)*1、機槍彈藥1100發、85mmAP*50 HE*27、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犧牲速度但是換來厚裝甲的重戰車。較慢的速度讓它難以襲擊敵方側面,而正面衝突時如果碰上同期的虎式又略為吃虧(幸好它的造價比虎式便宜多了)
但是相對的,面對四號戰車、雪曼、邱吉爾等戰車則毫不遜色。因此碰上這些戰車時就盡管仰仗著厚裝甲正面挑戰吧。碰上虎式時就讓它吸引砲火同時讓其他較快速的戰車(如T-34/85)前去擊毀它較脆弱的側面。
IS-1重戰車
造價:56點 速度:28 組員:4(13)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0 90 75 40
砲塔 100 100 100 4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 90 40/50 0
砲塔 球形 75 75 0-6
主砲 85mm
D-5T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32 127 95 46
填彈時間(s) 6.5
機
槍
後方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
60)*1、機槍彈藥1350發、85mmAP*42 HE*3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依然使用和KV-85相同的主砲和類似的砲塔,但是車身正面更為加厚。而且速度還增加了。
面對虎式時由於主砲威力較低因此還是略為吃虧,但是絕對足以承受猛烈砲火。進攻時速度也不像
KV-1那樣讓人無法接受。
IS-2重戰車
造價:85點 速度:28 組員:5(9)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20 90 60 30
砲塔 100(90) 90 60 20
裝
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60 75/90 49 0
砲塔 球形 72 60 0-5
主砲
122mm D25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67 159 137 61
填彈時間(s) 15
機槍
防空 DShK(裝彈量50)
後方 DT-29
同軸 DT-29
車身 DT-29
裝備:DT-29重機槍(裝彈量60)*1、機槍彈藥小口徑2500發 大口徑900發、122mmAP*17
HE*12、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維持原有速度、裝甲厚度更佳增強、更重要的是終於換上了新的主砲。122mm
D25主砲不但有著高穿透力,用來發射高爆彈時的威力也令人滿意。
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填彈時間是致命的15秒,要是打空在填彈時間內對方可能已經回擊兩三砲了,因此最好在確定會命中時才開火。
值得一提的是車頂的DShK防空機槍是12.7mm的大口徑機槍,打步兵威力一流,而且連裝甲車都能用此對付。
IS-3
造價:115(110)點 速度:27 組員:5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
(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20
90 60 40
砲塔 160 160
160 4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3/43
60/90 49 0
砲塔 球形 40 50
0-6
主砲 122mm D25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67 159 137
61
填彈時間(s) 15
機槍
防空 DShK
同軸 DT-29
裝備:機槍彈藥小口徑1000發 大口徑950發、122mmAP*17 HE*12、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除了大幅度加厚砲塔外,砲塔與車體都使用良好的避彈設計,讓它的正面幾乎是牢不可破。
這也是少數能正面面對虎王的單位之一,但是主砲填彈時間過長的缺點還是在。
反過來,由於它能承受最猛烈的砲火相當長的時間,這也代表著讓它進到前線就能給予我方其他單位可乘之機。
自走火砲:
SU-76自走砲
造價:18(16)點 速度:36 組員:4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0 15
15 7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60 70/90
60 0
主砲 76mm ZIS-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80 74
50 24
填彈時間(s) 4.5
裝備:76mmAP*28
HE*32、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快速便宜的反戰車自走砲。
要記得它非常的脆弱,打帶跑和埋伏才是它擅長的手段。
ZiS-30輕型自走砲
造價:18點 速度:25 組員:4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0 15 15 7
砲塔 10 10 10 10
主砲
57mm ZIS-2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114 108 83 42
填彈時間(s) 4.5
機
槍 DT-29
裝備:57mmAP*28 HE*32、機槍彈藥60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穿甲力更高的反戰車自走砲,但是乘員更為曝露了。
另外,由於車體基本上是T20所構成,所以它有一挺機槍,不過還是別太仰賴它比較好。
SU-85驅逐戰車
造價:28點 速度:33 組員:4(8)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5 45 45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0/30 70-50 45
主砲 85mm D-5S
距離 10 30 70 140
穿透力(mm) 132 127 95 46
填彈時間(s) 6.5
裝備:85mmAP*29 HE*2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驅逐戰車版的T-34/85,價格便宜許多讓它能比T-34
/85要早出場。但是和蘇聯其他的驅逐戰車一樣,要是履帶斷了就無用武之地。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沒有配備機槍,這意味著它面對步兵幾乎可說是毫無自衛能力。因此請將它放在陣線後方遠遠的攻擊敵方戰車。
SU-122中戰車
造價:42點 速度:33 組員:5(9)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5 45 45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0/30 70-50 45
主砲 122mm M-30S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16
裝備:122mm HE*35、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雖然單位說明上寫著中戰車,但其實它應該算是自走榴彈砲。
和德軍的Hummel相較之下,口徑較小但是生存性要高得多。使用它時請利用機動性作打帶跑,不然就浪費它的機動性了。
SU-100驅逐戰車
造價:68點 速度:31 組員:4(8)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75 45 45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0/35 70-50 45
主砲 100mm D10S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85 176 141 58
填彈時間(s) 10
裝備:100mmAP*20 HE*15、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這是蘇聯的所有單位中穿甲力最高者;但相對的裝甲卻很薄弱。
使用起來和狙擊手很像,是適合在後方放冷箭的單位。建議和IS-2、IS-3這類裝甲厚填彈速度慢的車輛搭配,讓IS系列吸引住敵方砲火,SU-100則遠遠的射擊敵方側面解決掉敵人。
ISU-152
造價:70點 速度:28 組員:5(9)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90 75 60 3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0 65/90 41/49 0
主砲 152mm ML20
距離 10 30 70
170
穿透力(mm) 150 146 131 36
填彈時間(s)
20
機槍 DShK
裝備:152mmAP*7
HE*21、大口徑機槍彈*1000、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ISU-152是介於自走榴彈砲和驅逐戰車間的單位,首先它的主砲比較適合像榴彈砲一樣用來提供前線火力支援,但是卻又是直射火砲,這也意味著它時常必須進到前線。
幸好它有還不錯的反戰車能力和裝甲,讓它多少能對戰車做出反擊(只是考慮到它的填彈時間和造價,你不會想拿它去和敵戰車正面對決的)。而且有裝備機槍也略為加強的它的生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