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前期有著優勢,他的步兵戰鬥能力頗強,而戰車的表現頗平衡,同時也有強大的步兵掃蕩能力。
雖然後期時比較吃虧,但是在步兵戰的優勢多少能夠彌補這點。而且多數的戰車比較便宜,速度也頗快,可以善用這點以數量進行夾擊彌補質的不足。
整體而言很注重機動戰,適合不喜
歡與人正面對決,愛用步兵以及迂迴戰鬥的玩家。
一般步兵:
步槍兵(Riflemen)
裝備:M1903 Springfield步槍*4(裝彈量5)、M1 Garand半自動步槍*2(裝彈量8)、步槍彈藥*347、醫藥包*20、沙包*6(每人1)、手榴彈AP*4 AT*1、鋼盔*6
步槍兵是平均單兵單價第二便宜的士兵(僅次於戰車組員),手中所拿的步槍雖然射速慢卻有著相當長的射程,讓他們比較適合在空曠地形進行防守。
他們每個人都有帶一個沙包,因此適合建造臨時的陣地。最好讓步槍兵守住一個有清楚射界的正面,讓他們發揮長射程的優勢;然後地形複雜的側面就交給衝鋒槍兵或其他單位防守。
要注意的是,他們整隊只有一枚反坦克手榴彈,因此面對戰車的攻勢非常脆弱(而且他們不像俄軍的步槍兵一樣有帶莫托洛夫雞尾酒)。
美軍的步槍兵中有兩名沒有配備手榴彈,但是他們拿的是較高射速的半自動步槍。在長距離對射時比其他陣營有優勢。
衝鋒槍兵(SMG infantry)
裝備:Thompson衝鋒槍*6(每人1,裝彈量30)、衝鋒槍彈藥*1383、醫藥 包*18、手榴彈AP*12 AT*6 煙霧彈*6、鋼盔*6(每人1)
衝鋒槍兵的近戰能力要比步槍兵強得多,加上大量不同種類的手榴彈 讓他們不管是市街戰或是叢林戰都非常適合。
和步槍兵相較之下是更加攻擊取向的單位,可以善用煙霧彈對敵方陣地突擊,而且面對戰車也有一定的自衛能力。
美軍的衝鋒槍兵使用的Thompson是目前全陣營中裝彈數最少的,但其實不會差太多,所以倒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機槍兵(Machine gunner)

裝備:B.A.R.機槍*1(裝彈量20)、機槍彈藥640發、醫藥包*4、沙包*2、 鋼盔*2
機槍兵是提供長程火力支援的單位。在近距離時也能提供持續的火力。
美軍雖然B.A.R. 機槍的裝彈量只有20發,但是卻有兩個人,因此可以分開擺放形成交叉的火網。
放在有良好射界的地方可以有效的控制一塊區域。
火箭筒兵(Rocket-launcher infantry)

裝備:Bazooka M1A1*1(裝彈量1)、Bazooka用火箭彈*7、手榴彈AT*1、鋼盔*1
Bazooka的穿甲力比起德國的鐵拳和Panzerschreck要弱的多,對上重戰車時有可能連側面都無法擊穿。
裝備:火焰發射器*1、燃料桶(40單位)、鋼盔*1
火焰兵是不容易運用但是非常強的單位;首先,步兵只要被火焰沾到就是絕對必殺。其次,不管是輕戰車還是重戰車要是被燒到引擎室都只要數秒鐘便能摧毀,因此只要運用得當就能夠單兵守住一個點,造成敵人重大的損失。不過由於反戰車的工作可以完全交由火箭筒兵處理,所以德軍的使用者比較少造火焰兵,但是身為步兵殺手這點是不會改變的。
遊騎兵(Rangers)
裝備:Thompson衝鋒槍*2(裝彈量30)、M1A1 carbine半自動步槍*3(裝彈量15)、B.A.R.機槍*1(裝彈量20)、衝鋒槍彈藥500發、 機槍彈藥320發、步槍彈藥285發、手榴彈AP*15 AT*9 煙霧彈*12、醫藥包*20、炸藥*2、沙包*4、鋼盔*6
裝備:M1 Garand半自動步槍*4(裝彈量8)、B.A.R.機槍*2(裝彈量20)、步槍彈藥324發、機槍彈藥694發、手榴彈AP*20 AT*10 煙霧彈*12、醫藥包*24、炸藥*1、沙包*6、金屬護甲*6、鋼盔*6
特殊步兵:
對人地雷戰鬥工兵(Combat engineers (AP mines) )
對車地雷戰鬥工兵(Combat engineers (AT mines) )
除雷兵(Sappers)
偵察兵(Scout)
最主要的用途還是靠他"位在草叢中時隱形"的特點躲在敵戰線後方,然後乘隙用炸藥破壞敵方戰車或是暗殺掉對方野戰砲的跑手。
狙擊手(Sniper)
裝備:M1903A4狙擊槍*1(裝彈量5)、步槍彈藥58發、醫藥包*4、偽裝草*3、小刀*1、鋼盔*1
狙擊手在上代相當好用,但是這代被削弱不少。
首先是16點的造價不可謂不少,而前代超寬廣的視野,這代變得較為侷限在攻擊區域,而且無法像軍官一樣自動的長期觀察一個區域。
但是能躲藏在草叢中以及超高的準確度、殺傷力依然健在,位置對的話其實還是能解決不少人的。也能夠和偵察兵一樣搞敵後破壞,只是沒有炸藥就是了。
戰車組員(Tank crew)
裝備:Colt .45半自動手槍*2(裝彈量7)、衝鋒槍彈藥74發、美國戰車頭盔*2
裝備的武器差,戰鬥力也差,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
不過要是野戰砲的組員被殺了要補人或是需要砲灰去偵查就能派上用場。
軍官(Officer)
裝備:Colt .45半自動手槍*2(裝彈量7)、衝鋒槍彈藥30發、望遠鏡*1、小刀、美軍軍官鋼盔*1
幾乎沒有戰鬥力的單位,但是卻有著專用武器"望遠鏡"(其他人就算拿望遠鏡也沒有用)。
使用望遠鏡後,便能夠看到望遠鏡"攻擊"的地點,因此可以將軍官放在後方視線良好的地方使用"攻擊地區"的指令讓他持續觀察敵陣線的動態。
裝備:M1919 .30重機槍(裝彈數200)、機槍彈藥1400發、修理箱*1、油箱*1
主砲 Bazooka*2
裝備:Bazooka用火箭 彈*22、修理箱*1
M3A1半履帶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8 8 8 8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3/67 90 90 7
裝備:30cal M1919機槍(裝彈量200)、機槍彈藥3000發、手榴彈:AP*24 AT*12 煙霧彈*12、醫藥包*12、修理箱*2、油箱*1、炸藥*1
M3A1的速度比吉普車稍慢,但是他能夠快速載運8名士兵到前線,並提供這些士兵一定的火力支援。
加上就算是是車輛被火砲擊毀,載運的乘客也有高機率能夠活下來(地雷就不保證了),因此可以載著一批人直接往敵陣突擊。不過最好還是在衝到敵方火力中央前把乘客放下來比較好(不需要停車也能卸人)。
另外車上有大量手榴彈與醫藥包,有空時別忘記拿。要是車輛被摧毀,30cal M1919給步兵拿也能讓一般的戰車組員立刻變成強大的火力來源。
GMC CCKW-353卡車(步兵裝備)
GMC CCKW-353卡車(工事)
裝備:90mmAP*25 HE*25、88mmAP*35 HE*35、105mmHE*20、76mmAP*50 HE*50、75mmAP*50 HE*50、155mmHE*20、37mm AP*100 HE*100、40mm防空彈*400、20mm防空穿甲彈*400、機槍彈藥*8000發(小口徑3000,大口徑5000)、手榴彈:AP*36 AT*9 煙霧彈*12、迫擊砲彈藥100發、114mm火箭彈120發、修理箱*1、油桶*2(每桶含200單位燃油)
火砲:
重機槍(Heavy MGun)
Oerlikon 20mm防空機砲
主砲 20mmOerlikon(裝彈量:40發)
距離 10 30 70 100
穿透力(mm) 30 28 16 10
填彈時間(s) 4
裝備:20mm防空穿甲彈930發、修理箱*1、偽裝草*3
在初期大家都常用輕車輛騷擾時,這種大口徑機槍就很好用了。
也許有效穿透射程比小口徑火砲要短,但是在近距離時高速連射的效果可是相當好的。
而且對步兵也有強大的殺傷效果。
M1迫擊砲
不管是進攻敵方陣地時削弱敵人或是放在己方陣地後方給予守軍火力支援都相當好用。
另外,他的沙包使用後會蓋成環型的沙包塔把迫擊砲包圍在中間,防彈效果很好,可以多加利用。
M3反戰車砲
主砲 37mm M3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68 64 45 31
填彈時間(s) 3
裝備:37mmAP*26 HE*6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用來對付敵方裝甲車與輕戰車的野戰砲,但是也能夠用高爆彈提供步兵臨時的火力支援。
高射速是他的優點,穿甲力介於英軍的兩磅砲和蘇聯的M-37之間,面對幾款初期的中戰車時還能造成一定的威脅,但是要盡量讓對方貼近。
M8野戰砲

主砲 75mm M2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6
裝備:75mm HE*5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彈道平直的支援火炮。
M5反戰車砲
主砲 76mm M5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19 114 97 56
填彈時間(s) 6
裝備:76mmAP*51 HE*5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中後期的美軍主力反戰車砲,對於中戰車綽綽有餘,但是面對重戰車時就有些不利了。這時最好將兩三門反戰車砲分開一些擺設,讓其中一門吸引住敵戰車注意力時其他門能夠攻擊對方的側方。
另外,他比起戰車要容易隱藏,因此有餘力的話,建議將他的開火模式調成"停火"然後等待敵戰車前進到有效射程內時再用手動操縱控制他開火。
在各陣營的反戰車砲中算是比較弱的,不過由於砲彈的穿透力削減的較慢,因此在遠距離時穿透力反而比其他陣營好。
M7 Priest 主教自走榴彈砲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64 38 38 20
車身 43/34 90 74 0
距離 10 30 70 190
穿透力(mm) 93 88 74 37
填彈時間(s) 18
機槍 .50 M2HB
裝備:105mmHE*32、大口徑機槍彈1500發、炸藥*1、油 桶*1、修理箱*2
主砲 155mm BL 26cwt
距離 10 30 70 25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20
裝備:152mmHE*20、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附一台布朗載具
武裝:Bren機槍(裝彈量30)*1
裝備:機槍彈藥273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造價頗貴,而且射速為3發/分,乍看之下也許會讓人不想造它。
但是射程超遠,而且火力相當強,無頂蓋的車輛被直擊的話可能會被摧毀,戰車的履帶則有被炸斷的危險,更別提他那對步兵極為致命的大範圍暴風了。在雙方猛烈交火時,對著敵方的陣線轟個兩、三發就可能讓情勢改觀,正所謂"砲兵是戰爭之神"!
另外附送的裝甲牽引車有一定的自衛能力,雖然對乘員的保護不像蘇聯的那麼好。資料上寫說可以搭載6個人,但實際上只能搭載4人。
M4A3 Calliope火箭發射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51 38 38 22
砲塔 76 51 51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5/45 90 80-90 0-7
主武器 75mm M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95 90 74 4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車身: .30 M1919重機槍
同軸: .30 M1919重機槍
火箭:114mm火箭(裝彈量60發、射程150、填彈時間3:30)
裝備:76mm火箭彈96發、沙包*1、修理箱*1、偽裝草*3
美軍的M4A3 Calliope說簡單點就是把火箭發射管裝在雪曼的身上。
輕型裝甲車輛:
M20裝甲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6 10 10 10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4/64 90 81 0
砲塔 0 0 0 0
機槍
.50 M2HB(裝彈數100發)
裝備:大口徑機槍彈1600發、Bazooka M1A1*1、Bazooka用火箭彈*5、油箱*1、修理箱*1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8 8 8 8
砲塔 8 8 8 8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63/67 90 90 7
主砲 4x .50 cal
距離 10 30 70 90
穿透力(mm) 28 24 11 8
填彈時間(s) 13
裝備:大口徑機槍彈2900發、油箱*1、修理 箱*1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46 10 10 10
砲塔 0 0 0 0
裝 甲傾斜角度
車身 34/64 90 81 0
砲塔 90 65 65
主砲 37mm M6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68 64 45 31
填彈時間(s) 3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37mmAP*41 HE*40、大口徑機槍彈400發、機槍彈藥1500發、油箱*1、修理箱*1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51 38 38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3/34 90 80-90 0-7
機槍
.30 M1919(裝彈數200發)
裝備:.30 M1919機槍*1、機槍彈藥1700發、炸藥*1、修理箱*2、油桶*1
但是面對敵方戰車沒有反擊能力,所以請好好的保護它。
M19防空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25 25 10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27/51 90 90 0
砲塔 53 90 90 0
主砲 40mm m19(裝彈量16發)
距離 10 30 70 110(100)
穿透力(mm) 60 57 45 28
填彈時間(s) 4
裝備:40mm防空穿甲彈*336、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29 25 25 29(13)
砲塔 38 32 25 38(13)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2-90 90 73 0
砲塔 80 90 90 0-15
主砲 37mm M6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68 64 45 31
填彈時間(s) 3
機槍:
防空:.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37mmAP*79 HE*68、機槍彈藥300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在裝甲與火砲上都比敵人低。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51 38 38 51
砲塔 76 51 51 32
裝甲 傾斜角度
車身 37-90 90 80-90 0
砲塔 43 0 0 0
主砲 75mm M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84(95) 77(90) 54(74) 23(41)
填彈時間(s) 6
副砲 37mm M6
距離 10 30 70 110
穿透力(mm) 68 64 45 31
填彈時間(s) 3
機槍:
防空:.30 cal M1919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5mmAP*51 HE*27、37mmAP*31 HE*27、機槍彈藥260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25 25 19 13
砲塔 38 25 25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0/45 88 90 0
砲塔 30-90 65 90 0-22
主砲 75mm M6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95 86 59 29
填彈時間(s) 6
機槍: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5mmAP*28 HE*48、機槍彈藥1625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和M3一樣的主砲,犧牲裝甲換取速度。兩者價錢一樣,所以可以視狀況決定要使用何者。
M4A1 Sherman雪曼中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51 38 38 22
砲塔 76 51 51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4-90 90 70-90 0
砲塔 60 85 90 0
主砲 75mm M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84(95) 77(90) 54(74) 23(4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5mmAP*51 HE*40、大口徑機槍彈500發、機槍彈藥1625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M4A2 Sherman雪曼中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64 38 38 22
砲塔 76 51 51 25
裝甲 傾斜角度
車身 43/34 90 80-90 0-7
砲塔 60 85 90 0
主砲 75mm M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95 90 74 4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5mmAP*53 HE*45、大口徑機槍彈500發、機槍彈藥235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由於主砲沒有加強所以滿微妙的......。
M4A3 E2 Jumbo 巨無霸(或譯作小飛象)突擊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2 76 38 22
砲塔 152 152 152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4-90 90 70-90 0
砲塔 60 85 90 0
主砲 75mm M3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95 90 74 41
填彈時間(s) 6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5mmAP*60 HE*45、大口徑機槍彈500發、機槍彈藥2375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有著驚人的硬度,但是主砲依然不變。
正面有102mm的傾斜裝甲,加上超厚的砲塔,可以說比虎式還要耐打。
不過主砲依然是短管75砲...可以說是為了吸引砲火存在的車輛。
Sherman [76]W雪曼中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64 38 38 22
砲塔 76 51 51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3/34 90 80-90 0-7
砲塔 60 85 90 0
主砲 76mm M1A2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30 126 109 49
填彈時間(s) 6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76mmAP*45 HE*27、大口徑機槍彈600發、機槍彈藥3125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換上長管76砲的M4A2,對於同期的戰車能造成嚴重的威脅。
但是本身的裝甲很弱,建議利用速度襲擊對方。
M26 Pershing潘興重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2 75 51 22
砲塔 114 76 76 25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44/37 90 80/28 0
砲塔 90 82 85 0
主砲 90mm M3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51 149 138 60
填彈時間(s) 7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30 cal M1919*1、90mmAP*46 HE*25、大口徑機槍彈550發、機槍彈藥250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M26 雖然是重戰車,但其實滿平衡的。
在有著厚裝甲以及高穿透力主砲的同時,速度也不至於太慢。
使用上其實還是滿依靠機動戰的。
T29重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2 76 50 38
砲塔 178 127 102 38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6/32 90 81 0
砲塔 90 90 90 0
主砲 105mm T5E2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230 221 180 68
填彈時間(s) 12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車身:.30 cal M1919
同軸:2x .50cal
裝備:.30 cal M1919*1、105mmAP*38 HE*25、大口徑機槍彈2200發、機槍彈藥222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裝甲其實和M26差不多,但是有更好的避彈造型。
他的賣點在於美軍單位中威力最強的105mm主砲。整體性能比虎王弱一些,要是碰上了最好不要和對 方正面對決。
自走火砲:
M8 Scott輕型自走砲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8 28 25 10
砲塔 38 25 25 25
裝甲傾斜角 度
車身 42/67 90 73 0
砲塔 80 90 90 0-15
主砲 75mm M2
距離 10 30 70 130
穿透力(mm) - - - -
填彈時間(s) 6
機槍:
.50 cal M2HB
裝備:75mm HE*46、機槍彈藥600發、大口徑機槍彈50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這輛可愛的戰車是輕型的火力支援車。
雖然火力弱,但是價錢便宜,可以在早期就出來支援我方步兵。
M18 Hellcat 地獄貓驅逐戰車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32 8 12 18
砲塔 25 8 12 13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52/37 67/90 77 0
砲塔 67 70 81 0
主砲 76mm M1A2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30 126 109 49
填彈時間(s) 6
機槍:
.50 cal M2HB
裝備:76mmAP*24 HE*22、大口徑機槍彈80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有著超薄裝甲以及高速度的驅逐戰車(現實中其實能跑更快,遊戲中削弱了不少)。
速度快加上有長管76砲,讓他很適合埋伏、突襲敵方戰車。
有時候會造出車上鋪有偽裝草的車種。對於是否有助於提高掩蔽率還有待證實。
M36 Slugger 驅逐戰車
造價:33點 組員:5(9)人 速度:33 冷卻時間:無
裝甲厚度(mm) 前方 側面 尾部
頂部
車身 108 25 20 22
裝甲傾斜角度
車身 34-90 52/90 52-90 0
砲塔 45 85 90 0
主砲
90mm M3
距離 10 30 70 150
穿透力(mm) 151 149 138 60
填彈時間(s) 7
機槍:
防空:.50 cal M2HB
同軸:.30 cal M1919
裝備:90mmAP*51
HE*27、大口徑機槍彈1500發、機槍彈藥650發、油桶*1、炸藥*1、修理箱*2
裝有更大威力主砲的驅逐戰車。
速度上比
地獄貓曼一些,但是使用上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