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御宅族"一詞的由來源自日本的"オタク"
(OTAKU是オタク的羅馬拼音)
對於台灣現今對於御宅族的誤用,在此將御宅族的資料匯集呈現在各位面前
希望各位能抽空把全部看完,並且吸收入自己的腦中
避免誤用『御宅族』這個辭語。
オタク一詞的源由來自一部動畫『超時空要塞Macross』
動畫中的角色一條輝和明美有互相用オタク來稱呼對方的習慣
在1982年的日本SF大會中,初次見面的動漫迷在進行『情報交流』時
因為オタク的簡單尊稱相當方便,於是在當時的動漫迷之間的互相稱呼相當盛行
結果,外界的非動漫迷族群就漸漸的把這群愛互相稱呼オタク的人,通稱オタク了
這就是オタク最初的源由
接下來談到オタク的黑歷史
在當時,日本保守的傳統社會對オタク的刻板印象是不怎麼高明的
如:『長髮、體胖、深度近視、自閉、足不出戶』等等
(和現今的台灣真像(=w=))
在加上當時發生的『宮崎勤殺人事件』大眾媒體推波助瀾與政府的打壓之下
(詳細事件資料只要在搜尋鍵入"宮崎勤"三字,很容易找到)
オタク當時的社會形象真的是惡劣透了
也迫使當時日本的ACG業界進入冰河時期
直到EVA動畫的推出,與オタク們的努力之下
(EVA=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
才慢慢的使ACG業界在次走入光明
接下來是オタク一詞的定位期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岡田斗司夫"
這個人是オタク創作集團GAINAX的創設者之一
GAINAX的名作有:王立宇宙軍、Gunbuster、Nadia等等
他都有相當大的貢獻
當然,他個人也以オタク自稱,甚至有『オタク王』的美稱(?)
岡田斗司夫在離開GAINAX之後,成了東京大學的講師
(東京大學簡稱:東大)
主持一個叫做『オタク文化論』的講座而成為話題
而在オタク們給オタク一詞下定義之前,岡田先下了一個說明
所謂的オタク就是在這被稱為『映像的世紀』的20世紀中,所產生的Newtype人種
(Newtype=新種類)
換言之,就是對『映像的感受性極端進化的人種』
岡田還舉了個例子來說明何謂這種『視覺上的進化』
岡田:比方說19世紀的人來看『SPEED』這部電影,他們一定無法瞭解其剪接的『文法』
但現在的我們就能毫無滯疑的去欣賞它
然後為了對『オタク是站在視覺進化的先端』這件事註腳
岡田從オタク的發生講起,列舉了種種事蹟
第一:オタク對於作畫監督畫風的分析能力
列舉了,福星小子這部動畫中土器手司、中西島克彥、森山雄治等作監的畫風差異、蠟筆小新、蓋特機器人等等
第二:オタク是『有著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這點就不需多加解釋了
真正厲害的オタク,能將喜歡的動畫,從企劃、監督、角色設計、作畫,全都找出來
甚至是個人曾經擔任過的作品
『只看動畫的人只不過是單單的動畫fan而已』
『オタク是擁有對這個映像時代過剩適應的能力、跨領域的資料蒐集能力、對於創作者所提示的暗號一個也不漏的解讀、貪心的鑑賞者』
(fan=粉絲)
岡田如此說著『最後,オタク的第三個定義是,永不滿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現欲』
正如上面說的,只是單純的看動畫,漫畫,電玩,而不去深入研究,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那方面的fan罷了
收集喜好作品所推出的相關產品,配樂CD,設定資料集,閱讀相關雜誌,的確都是邁向オタク的第一步
『但是一步走錯了,就只不過是成了單純的Cillector或Mania而已了!!』
(Cillector=收藏家)(Mania=狂熱者)
和其他的作品比較,分析製作群,收集相關的資料加以解讀,把腦中成型的知識以及理論與好友討論,在同人誌之類的管道上發表出來,這才是オタク真正的成長之道
『只有才能是成不了オタク的』
『要成為オタク,在知識上、經濟上、時間上、知性上,都要有天文數字的投資』
『努力和精進、還有自我表現欲,是開啟オタク之門的鑰匙』
最後岡田半開玩笑的說:『所謂的オタク,就是那關於オタク的定義就能說上三個小時的傢伙的別名』
接下來是オタク的社交範圍
根據日本調查,オタク和普通人比較的話,異性友人的數量是較多的
和一般人(10歲~30歲)的異性友人平均數2.8人相比
オタク所擁有的平均6.9簡直是兩倍以上
還有不論男女來說的話,オタク友人的數量也是較多的,可以說是相當的社交化
畢竟情報的交流,作品的討論,這些都是需要朋友才有辦法辦到
接下來還有,整體來說,オタク是相當有錢
20歲~30歲的オタク月收入是22萬7千日幣,而一般同年齡層的普通人平均收入是16萬6千日幣而已
若想成為オタク沒有錢幾乎是不可能
作品收藏、週邊產品、同人作品、視聽設備、電子產品,這些都是需要相當龐大的資金才有辦法買到的東西
就常人而言,若想到達オタク這種境界,沒有相當的經濟能力,是很難養成這種嗜好
而就以資訊的掌握來說
要成為一個オタク必須對資訊保持高度的關心
目前電視撥的動畫有哪些?
動畫市場的變化如何?
喜歡的作家出了哪些新作?
這些作品的評價如何?
到哪裡去找這部作品的資料?
怎麼分析這些資訊?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從眾多的垃圾資訊中萃取出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是門大學問
而能夠辦到這種事情的人,通常都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人
而這類人士因為較能分析事物的關係,通常在社會上都會有較佳的經濟收入
這種現象就拿台灣來說
想成為オタク沒有一定程度的原文搜查能力與原文閱讀能力是辦不到的
就以上來說,可不是教育水準低的人所能辦到
然後就以交友數量來說,オタク對於情報的冀求,也使的オタク和同好之間交流密切
甚至會參加同人團體一起研究甚至開發新的東西,這也就是為何オタク交友人數會比普通人多的原因
(同人團體詳細請參照這篇:『同人』解說)
如何?看完以上,オタク絕不是個『長不大的可憐傢伙』吧?
希望閱讀過此篇的人別在誤用御宅族了
最後岡田所說的一句話:
『他們是在資訊之海中進化、獲勝、生存下來的Newtype』
- Sep 09 Sun 2007 00:18
御宅族『オタク』解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